《媽媽是一朵雲》:回憶和愛一直會在
今天就選這本讀
2023.11.16
文 巴巴文化編輯部

「死亡」一直都是生命中難以消化,卻又無可避免的課題。
不論是成人或是孩子,人類失去所愛,
必然需要面對悲傷,但悲傷並不是終點。
心理學家Kubler-Ross曾提出「悲傷五階段」理論,認為我們經歷過重大創傷之後的心理變化會從否認、憤怒、討價還價、沮喪進展到接受。有些人的順序不太一樣,也有些人會跳過某個階段,或是在某個階段長期停留,不會完整走完,但不管過程是什麼,理想的最終點總是「接受」,接受自己的痛苦,並從困住自己的悲傷中走出來,繼續過日子。
在《媽媽是一朵雲》的故事中,小青蛙在學校寫不出「我的媽媽像是……」造句,所以為了自己忘記媽媽而感到失落,但也正是因為「忘記」,才讓他在努力回想的時候,把媽媽說過的話、媽媽做過的事情一點一滴收進心裡。這些超脫形體的記憶,讓他漸漸感到輕鬆、釋懷,而原本以藍色為主的插圖,也開始轉變成多出許多粉紅色線條的繽紛畫面。
不同於小青蛙的「害怕忘記」,青蛙爸爸對於失去摯愛的反應是「逃避想起」。小青蛙因為記憶,而有了「媽媽永遠在身邊」的體悟。這樣的體悟鼓舞了青蛙爸爸,讓他產生勇氣,能夠直面傷痛,並將傷痛消化成思念,能夠更溫和、更輕巧的存放在心裡。
《神隱少女》中的錢婆婆說過,曾經發生的事情不會忘記,只是暫時想不起來而已。就算生命消逝,共享過的回憶和愛都不會消失,而是轉化成另一種能量,輕輕治癒著傷心的人,支持他們等到心中烏雲消散、可以再次好好生活的那一天。
點我:《媽媽是一朵雲》全書介紹


